【48812】乡民上海卖煎饼年收入几十万 住别墅开豪车(图)
日期: 2024-04-30 作者: 设计方案
平邑县郑乡镇油篓村共有36栋两层别墅、四栋居民楼,村里的宝马、奔驰、玛莎拉蒂等豪车底子停不开(视频截图)
齐鲁网12月19日讯(记者 宋爱学 崔亚楠) 临沂平邑县郑乡镇油篓村共有36栋两层别墅、四栋居民楼,而每逢春节过节,村里的宝马、奔驰、玛莎拉蒂等豪车底子停不开。年收入20多万的家庭算一般一下状况。深山农人“收入逾越上海”,都因为一张煎饼……
平邑县郑乡镇油篓村这个看似安静萧条的深山乡村,却和魔都上海有千丝万缕的联络。乡民李兴普称:“村里许多在上海买房子的,有十几户。”
2015年上海的均匀房价为32555元每平米,一栋90平米的房子 总价约为300万元;人均年收入约为47711元,在全国一切省市中名列第一。但是,贴着“有钱固执”标签的上海,人均年收入却只有平邑县油篓村的三分之一。
油篓村三面环山、一面临湖,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,油篓村才有了第一条通往外界的柏油路,路面宽度乃至容不下两辆轿车一起会车。这个既没有工厂、矿藏,又不具有任何地舆优势的深山乡村,是如安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,做到“收入逾越上海”的呢?答案便是:沂蒙煎饼。
清晨一点,躁动了一整天的上海,起步安静下来;与此一起,来自平邑县郑乡镇油篓村的李兴文一家六口,按时起床、为煎饼摊倒闭做着例行预备。这是李兴文到上海摊煎饼的第22个年初,每天清晨3点,李兴文和老伴都会按时呈现在地铁9号线出口,烧旺炉子、支好货摊,等候第一位顾客的到来。清晨4点,第一批顾客呈现了,李兴文将他们称为“夜间上班族”。跟着太阳的升起,第二批顾客“上班族”按时呈现。李兴文的货摊接近地铁出口和公交站牌,看中的正是“上班族”这个客户集体。
方圆5公里之内,和李兴文有关的煎饼摊就有四个:往北20米,是李兴文女婿的煎饼摊;往西800米,是李兴文妹夫的货摊;3公里之外的红松路上,李兴文的儿子运营的也是煎饼摊……实际上,整个上海市区90%的煎饼摊,都来自平邑县郑乡镇油篓村。
一个一般煎饼的价格为4块钱,每加一个鸡蛋或一份蔬菜,添加一块钱。做一个简略的算术题:依照每个煎饼卖5块钱、本钱1块钱核算,李兴文一家三个货摊每天至少卖出600个煎饼,每月纯利润是72000元,一年纯利润是864000元。除掉三个煎饼摊、每月1万元的租金,每年净收入约为75万元,每个货摊均匀年收入25万元。这样的收入水平,且不说千里之外的平邑县,即便放在“全国均匀收入最高”的上海,也不遑多让。
1998年,油篓村的李荣士第一次将沂蒙煎饼带到了上海滩,没成想竟改变了全村人的命运:李兴文一家六口全都搬到了上海,儿子李德福在上海成婚买房、安家立业;98年从煎饼摊发家的李明,现在已经是具有多家餐饮企业、投资公司的亿万富豪。
不过,经过煎饼挖到人生“第一桶金”的李明,却不鼓舞现在的年轻人,再去重复摊煎饼的致富路。作为巨贾投资公司董事长,李明觉得,比起发家致富挣大钱来说,观念与思维的开化,才是煎饼闯练上海滩带来的最大收成。“父辈从事这样一个工作,值得承继和发扬;但我仍是期望下一代有新的开展,经过这一个根底却创始一片好的工作……”